原标题:产后手腕痛痛痛?可能是“妈妈手”在作怪,四招有效缓解
产后手腕痛痛痛?可能是“妈妈手”在作怪,四招有效缓解
“孕期就开始双手腕就无力疼痛,没想到产后更痛了”
“产后长期抱娃喂奶后手腕痛的连毛巾都拧不了,更别说用力去开门了”
“早上起来手腕痛会加重,天气变冷或者碰凉水手腕就痛的有点怀疑人生了” 宝妈出现单侧或者双侧手腕疼痛,可能都是 狭窄性腱鞘炎惹的祸。
什么是腱鞘炎呢?
腱鞘炎指腱鞘发生的急性与慢性炎症反应。
由于腱鞘和肌腱过度摩擦,腱鞘组织会发生水肿甚至出现炎性反应,表现出局部疼痛、压痛、关节活动受限等症状。
因为发病人群常见于每天被家务所累的妈妈,特别是长时间不正确姿势抱宝宝的新手妈妈,最容易发病,又被称为“妈妈手”。
为什么会出现腱鞘炎?
手握物体过紧,腕关节活动度大、活动过快和频繁重复的活动,导致拇短伸肌肌腱和拇长展肌肌腱在腱鞘内长期摩擦,引起炎症,出现局部纤维化、水肿和渗出。
病变的腱鞘增生变厚,肌腱在鞘管内活动受限,在长期劳损和受风寒刺激后,症状加重并产生疼痛和僵硬。
腱鞘炎有哪些临床表现?
腱鞘炎大多为局部症状,主要表现是局部的疼痛、压痛、受累关节活动受限。
部分患者还伴有放射痛,即自腱鞘病变处向肢体末端放射。
弹响指和弹响拇是狭窄性腱鞘炎的特征性表现,严重者不能活动。
腱鞘炎如何有效治疗?
①早期尽量减少手部活动,可局部制动(比如医用护腕),多休息。
②注意保暖及日常姿势:使用手腕时注意放松,切莫使手腕过度牵拉、用力。
③中医外治法:普通针刺、局部艾灸及中医定向透药等消炎镇痛。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多因劳累后受风寒之邪侵袭而引起寒客经络关节,则可致气血阻滞不通,不通则痛,“寒性收引”,则可致经脉拘急,肢体关节屈伸不利。
《灵枢·官针》载 “恢刺者,直刺傍入,举之,前后恢筋急,以治筋痹也”。
故在压痛点上采用“恢刺”针法可疏通经气,舒缓筋急。
④日常拉伸很关键:腕关节拉伸练习:胳膊伸直,用另一只手拉住患侧手,手背下压尽量屈曲腕关节,保持15秒到30秒。
再反方向拉伸手腕使手掌向上,尽量背伸腕关节,保持15秒到30秒。以上动作每天3组,每组3次(见下图)。
总结篇
“妈妈手”在临床中十分常见。治疗时可使用针灸、推拿及康复等多种疗法,遵医嘱治疗后可以收获满意疗效。
经过保守治疗后无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日常生活中避免长时间的过度使用手腕,最后,希望大家能远离“妈妈手”,远离各种疼痛。
【文末福利】
除了妈妈手,孕期腰背疼痛也是困扰很多孕妈的主要问题。
而很多孕期妈妈不知道的是,科学的孕产运动是能很好改善孕期疼痛的。
在没有复杂妊娠情况,且得到医生允许的前提下,孕期运动有利于舒适度过孕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减少疼痛、控制体重体型、增加顺产几率的作用,且对宝宝也意义重大。
湖南妇女儿童医院为孕妈妈助力!
特别开展免费孕妈运动体验课,
帮助孕妈减少腰背臀疼痛,
预防产后松弛,助力产后快速恢复。
(编辑Rainbow。)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妇女儿童医院 陈乐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