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助浴师:看过一千个裸体,就有一千个故事
近日,“老年人洗澡有多难”登上微博热搜。 老龄化社会临近,名为“助浴师”的职业亦在各地城市兴起。他们的主要工作,是帮助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洗澡。
年轻人想尽一切办法,为增加洗澡舒适度,添置各种软设施。可曾想过,年老的父母,尤其独居老人,他们平日又是如何清洁身体的?至于定时帮爸妈洗澡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动辄摔倒甚至疾病突发,老年人的洗澡问题,真不是小事。
01
“老人味”
老人身上有味道,这味道甚至有一个专属标签: “老人味”。
中药的味道,尿液的味道,饭菜的味道,闷在厚衣服里身体的味道……这些味道搅合在一起,就是刻在印象里那种“老人味”。人们带着某种嫌弃和无奈提起这种味道,避开它,仿佛这是老人的一部分。
这一切的原因,不过是“老人洗澡难”。这句话仿佛平常,却蕴含着太多无力解决的现实,老人的精力,子女的工作,甚至包括社会对老人的种种谨慎与忧虑,把老人牢牢按在他们的标签里。
90岁的孟爷爷几次试着去大众浴池洗澡,可一进门就被工作人员拦下了:“你这么大年纪了,也没人陪着,不安全,下次别再来了。”
这么多年,孟爷爷只成功去澡堂洗过一次澡。
孟爷爷住在北京北新桥的胡同里。那一带多是平房,无法连接天然气。浴室空间小,水压和水温也上不去,夏天还能凑合,到了冬天没法淋浴,只能用湿毛巾简单擦拭。
02
“老人助浴师”成社会刚需
据相关统计,我国60岁以上失能老人超4000万,占老人人口比重约为16%。换言之,我国每6位老年人中就有1位生活无法自理。失能老人养护难、洗澡难,已经成为居家养老的普遍问题。
发达地区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尤为突出。
以北京为例,《北京市“十四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显示,“十三五”末,北京市60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口429.9万,预计“十四五”末老年人口将达517万,老龄化水平将达到24%,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
人口结构老龄化的趋势背后,是急速增长的养老生活服务需求。中国老年科学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穿衣、吃饭、如厕、上下床、室内活动、洗澡等六项日常自理的活动中, 最困扰老人的,便是洗澡。
在此背景下,提供上门洗澡服务的“老人助浴师”应运而生,并且依托互联网平台实现供需匹配。
据服务零售平台美团的数据,2021年,“老人助浴”“老人洗澡”等关键词搜索量同比增长达808.06%,“老人助浴”订单量同比增长1450%。
“相关需求主要来自民政局、残联等政府有关部门,其次是保险公司的长期护理险。”助浴师陈世军介绍:“近年来,来自互联网平台的需求增长最快,很多子女会通过美团、大众点评下单,而且下单频率越来越高。”
接到需求后,团队会首先针对老人进行两次评估。除医生的上门体检外,护理人员每次再检测血压、脉搏、血氧、体温等数据,在各项生命体征稳定的情况下,才能开展助浴。
“先在床上铺上塑料隔层,再将防水气垫放在隔层上,一个特质浴缸就做好了。”在陈世军看来,给老人洗澡是一个门槛很高的技术活,“一般是从下往上,从远端脚的部分开始往上洗,等老人逐渐适应水温,尽可能避免引发血管问题。”
据悉,“老人助浴师”所属的养老护理员队伍,并非只从事为老人洗澡的基础工作,其具有严格国家标准。从业人员必须拿到国家颁发的护理员资格证,才能上岗为老人服务。以高级助浴师为例,除基础服务外,还需要掌握康复服务、照护评估、质量管理、培训指导等职业技能。
“老人助浴师”所属的养老护理员队伍,具有严格国家标准,持证才能上岗。
和其他灵活就业工种一样,“老人助浴师”从业者同样遵循自由、自主、多劳多得原则。陈世军团队中,有超过一半人是兼职,利用闲暇时间获取第二份收入。
03
藏在浴室后的悲喜
每次洗澡,助浴师待在老人家里的时间,一般不超过两个小时,却几乎可以窥见一段家庭关系的最隐秘处。
曾经有一次,郝美云服务一位有认知障碍的老人。老人患病多年,女儿早已磨光了耐心,“让你去洗澡了!”郝美云听见女儿对着老人吼叫,老人抖了抖肩膀,两眼空洞。“慢慢说,别吓着老人。” 她连连劝说。
郝美云知道,这样的老人,任何交流都无法流到耳朵里,必须像哄小孩那样耐心,儿女长久的照顾压力巨大,在公共养老服务尚不完善的今天,这是一个难解的结。
但其实,想到为老人找助浴,已经是一个普通家庭为改善老人状况难得的努力。助浴并不是一项便宜的服务,均价在80-120元之间,专业的护理机构甚至高达400元以上。对很多家庭来说,一次助浴的价格,也许就是一个星期的生活费。
从机构数据看,在偌大的北京,每个月寻求助浴的家庭数量平均在几十个,很少上百。
“多数客户的家庭条件其实挺苦的。卫生间很小,没有任何防滑设施。” 郝美云见过仅有两平方米的卫生间,摆放着桶,盆等杂物,连一把多余的椅子都放不进,老人洗澡只好坐在马桶盖上。郝美云转个身都困难。
她看见过脏乱、刺鼻,“几乎待不下去”的房间,堆满脏衣服,酸味一阵阵飘出来。剩菜,碗,碟子就在客厅的桌子上放着,也没有洗,桌上还有乱堆一气的杂物。窗户关着,似乎老人和家人都没怎么想着通风。
这样的老人,其实是最需要助浴的那部分人,但却是服务的触角最难抵达的人群。一个助浴师记得曾接到一个年轻人的电话咨询,“他是奶奶的孙子,询问的特别仔细,尤其是价格,最终,他还是没有下单。”
只有助浴师才能真正理解,洗澡这件再普通不过的事儿,对老人有多重要。
04
养老未来在何处
我们频繁关注老人的身体疾病,却很轻易忽视他们生活中面临的具体难题。
从洗澡到出行,从买菜到使用智能手机、家电,这些分散在日常生活中的事情,有些明显,有些隐蔽;有些被看见,有些仍被忽视。
但看看具体数据,便知道一个更完善、全面的养老行业需要发展得紧迫的必要了。
一次助浴,2-3名工作人员开车、自带工具,花费2小时,算下来这个收费其实并不高。
但洗一次澡花几百块钱,有多少老人可以接受?有多少家庭可以接受?
50、60年代拥有退休金,能够接受这种“奢侈消费”水平的老人有多少?
而穷苦家庭、农村家庭的老人负担不起,又该何去何从?
从未想过,人老后,洗澡都会成为奢侈。
市场因利益驱动总会更先进,但市场从来都是有选择的。在市场之外,老去的生活靠什么保障?
但更让人无奈的或许是,哪怕你有钱去担负这种需求,市场却供应不足。
去年5月,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局长表示,我国对养老护理员需求多达600多万,但目前却仅有50多万名从业者。
社会总爱关注年轻的需求,就连虚拟世界也有人绞尽脑汁去探索,但那些“原始初级”的服务却陷入窘迫境地——养老服务行业的人才缺口已是显著问题。
路漫漫其修远兮,养老是所有人都将寻求的归宿,却并非是个体足以完成的事情。
它催生出一个行业,形成一个个产业,孵化出众多企业,但最终,它应当成为国家、社会、家庭共同努力的事业。
千里之行,第一步应是真切的关注。
俯下身,去关注那些易被我们忽视,却于他们不可或缺的需求。
撰文:MR.rushi
编辑:五月
图片来源:网络
-END-
往期精彩内容:
《众神之地》:如果世界上有神,那一定不会是人类
以东方茶会世界友,霸王茶姬从区域走向全球
作为一只手表,小天才过于好玩了?
小牛凯西丨如何打造真正适合国人的牛排?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喜欢这篇文章就点个在看吧❤责任编辑: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