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三代试管哪里最好(【试管小白】放开三胎,5000万生育困难人群正“有心无力”)

第三方分享代码
admin 3年前 (2022-10-25) 四川试管婴儿 13 0

前段时间的放开三胎的政策,可谓是网络上讨论的热火朝天呐。

身边的主流观点是:不生,太难了!孩子没人带!压力大!

但是也有一部分人愿意生,却生不了。

比如已经40多岁的70后和众多面对着生育困难的家庭。

面对着没有医保,就医时间长,成功率不确定以及社会压力下,他们有心无力,一声嗟叹。

01

年龄大,错过最佳生育时机的70后们

当时三胎的政策一出来,荷小妹就看到有70后的女性心有不甘,有心无力,哀叹岁月,生育能力已经是强弩之末了。

二胎的时候,70后们也是哭诉过的。时间倒回来5年前,二胎政策全面开放,那个时候荷小妹就记得看过一篇采访,说很多的70后女性哭诉而无奈,年龄大了生不出二胎真烦恼。

总之,政策对于70后女性的确不太友好,等到能生二胎的时候,最小的70后也37岁左右了。

这个数字意味着女性生育能力下降的一个迅猛时期。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随着女性年龄增加,自37岁起,胚胎非整倍体发生率超过40%,43岁后达到80%以上。这意味着卵子质量下降,就算怀上生化等流产率也会增加。

高龄女性的卵巢储备功能也是持续断崖式下跌的。

随着女性年龄增加,其卵巢内的储备卵泡数量也在显著下降,在试管婴儿助孕促排卵治疗中,能够获得的卵子数也就显著低于年轻女性,获得可移植胚胎数显著减少。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卵泡的数量与质量都在牵动着70后高龄女性生育的这根弦。

02

就算正当时,备孕试管这条路也是不好走

除了高龄带来的生育能力下降的冲击外,还有广大一部分80后,90后的生育困难人群也是不容忽视的。

之前看过一个数据: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辅助生殖跨境医疗服务市场现状分析》报告指出,截至2012年,我国不孕不育人数上涨到4000万,占育龄人口的12.5%;从2012年到2016年,我国不孕不育人数从4000万上升到5000万,整体不孕不育率上涨到15%左右。

5000万的不孕不育人数,催生的是一系列的生殖焦虑。

虽然看起来很震惊,但是每次去生殖中心人满为患的场面让你不得发出疑问:

怎么那么多生育困难的人群呢?

而在这5000万人口中,又会有相当的一部分走上试管婴儿、人工授精等辅助生殖的道路。

而这条路更加不易。

首先是身体的痛苦

从各种抽血检查、有的人还需要宫腔镜腹腔镜、输卵管造影检查,有的检查是的确有一些痛感的,一次次的也让人身心疲惫。然后促排卵打针、取卵、移植再到后面的一些保胎的针剂也是多少忍受一些些的不适感。

精神的压力

有多少姐妹都跟荷小妹说过,打针吃药都可以忍受,但是每一次就跟开盲盒一样,面对结果好那就算了,不好真的觉得这么长时间的努力白费了,也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了。父母、老公的催促与询问,有时候更是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工作与求子之路的冲突

有多少姐妹是为了专心做试管婴儿而放弃工作的呢?反复的做检查,促排卵期间的抽血做B超各种都要跑到医院,对于上班族来说总是请假会面临领导同事的不满,事情还得加班做完;对于外地的姐妹来说,上班这件事则更是没法顺利开展了。

金钱的压力,没有医保

对于广大不孕不育人群来说,去进行辅助生殖治疗的时候都是自费的!而做一次试管婴儿,最少也要3万左右,到了三代费用则高达5、6万元。这仅仅是一次的费用,如果你不成功还是得从头再来。荷小妹见过不少的姐妹说自己已经在备孕路上走了好几年了都花费十几万,几十万

开放三胎,不仅仅是政策上的一放了之,更应该切实落实各项生育的配套措施。让害怕犹豫的人敢生,让想生不能生的生育之路稍微轻松点。

小知识,我心目中在生育方面做的非常好的国家——瑞典

夫妻还共享480天产假,让男女同时面对养育孩子的问题,也让男性重视育儿问题。

瑞典比较有意思,也是我心目中理想化的在生育方面做得很好的国家。

首先,是建立更多的早托机构,解决孩子没人带的问题。当他们发现女性在生产之后面临照料孩子困难,难以重返职场时,就着手建立更多的早托机构,让妈妈们可以安心回归职场。(印象中,80年代,90年代有许多的公立的托儿所,现在怎么都没了呢?)

其次,男女养育权利同等。记住,这不仅仅是一方的义务,在瑞典如果一方只带孩子,另外一方会觉得TA剥夺了自己带孩子的权利!

▲ 欧洲各国爸爸陪产假(红色)时长对比。西班牙112天,冰岛90天,挪威70天,奥地利36天,葡萄牙30天,立陶宛30天,法国28天。瑞典父母双方共可休480天,其中60天为“爸爸陪产假”;德国420天(但爸爸陪产假非强制性);芬兰父母双方可各休164天。(Franceinter报道截图)

在早托机构完备、男女平等分担育儿的情况下,瑞典的总和生育率逐步回升到1.8左右。

瑞典提倡男女共同养育孩子是一种权利,无论是男方还是女方都不能剥夺这种权利,在育儿上妈妈爸爸都是一样的。这一点真的是我理想的样子了,在国内毕竟孩子都是妈妈的责任的观念仍然深入人心。

总之,有的人不愿意生,而对于5000万不晕不晕人群来说他们正“有心无力”!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