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第三代试管婴儿需要多少钱(蛋鸡滑液囊支原体现状及防控(知识回顾))

第三方分享代码
admin 3年前 (2022-10-24) 四川试管婴儿 14 0

原标题:蛋鸡滑液囊支原体现状及防控(知识回顾)

前言

近2-3年滑液囊支原体在我国鸡群中呈高发态势,给养殖场造成较大损失。本文就商品蛋鸡流行情况及临床症状,主要剖检症状,如何防控作分析、阐述。

1

历史及分布

历史

1955 年在法国发现,并认为与支原体有关,1964 年首次将该病命名为鸡 滑液囊支原体。该病出现 60多年,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温和亚临床感染。近年来随着养殖环境和密度增加,其它病原协同作用,毒力增强,造成呼吸道和关节病变。

分布

地域呈世界性分布。我国滑液囊支原体感染率约 37.85%,陕西,安徽发病感染率66.23%,63.13%位居高发区,云南辽宁分别以 12.4%,18.67%感染率属于低发区。四川不管是自己还是代育青年鸡场以海兰灰,罗曼灰为多,今年京粉2 号发病也严重,有的甚至高达 40%以上,为此种鸡场和青年鸡场赔了不少钱,有的甚至达一百多万。蛋鸡一般前期2 周以呼吸道为主,4 周以后慢慢出现关节炎症状,90 天以后少发,有的发病鸡,经治疗后慢慢痊愈成为发育不好的鸡。感染后的鸡终身带毒。

2

病原特性

↑滑动查看病原特性详情↓

鸡滑液囊支原体是一种很小的原核生物,无细胞壁,仅被 3层结构的单位膜包裹。吉姆萨染色良好,革兰氏染色阴性,在染色标本中表现为多形性球状体或球杆状,直径约 0.2微米,长 0.4 微米。电镜下形态不一,有的呈圆形,有的呈丝状。培养时必须加血清及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培养3-7 天后形成隆起,圆形,似“煎饼”形菌落,直径 1-3mm.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 37 摄氏度。

用棉拭子从气管、鼻内裂、滑膜、及气囊病变部位取样接种肉汤比较合适。普通棉拭子或生物炭棉拭子要优于 人造丝拭子,将棉拭子放于肉汤中效果更好,但将拭子放于生长培养基中可能增加培养物细菌感染。直接接种于琼脂培养基平板培养3-5 天可见菌落生长,但在肉汤中分离更为敏感。当酚红指示剂的颜色从红色变成橘红或黄色时(通常需要 3-7 天)应将培养物接种至琼脂平板或传至肉汤中。滑液囊支原体对低 PH值敏感,当培养基酚红指示剂的颜色变黄后(PH 值小于 6.8)再培养几个小时,就可能失活,接种平板3-5 天后,在显微镜下,利用间接光或弱光,放大约 30倍可观察到平板上支原体菌落。观察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最后是 30 倍的解剖显微镜,使用间接光源,可见隆起、圆形、略似花格状、有中心、无中心菌落。根据菌落多少、培养基的适宜度和培养时间。菌落直径从不足1 毫米到 3 毫米不等。固体培养基到 3-5 天后可见生长。

该菌生长需要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但可以用烟酰胺代替较昂贵的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来产生抗原。血清也是生长所必须,猪血清较好。

可将琼脂平板置于密封的容器中避免干燥。最适宜生长温度为 37摄氏度。在改良的 Frey 氏培养基上生长良好。琼脂平板则可用 1%纯化的琼脂如 ionagar2 号、Nobel琼脂或 Difco 纯化琼脂。除半胱氨酸、NAD、血清和青霉素外,其余成分均可在 121摄氏度条件下高亚蒸汽灭菌 15 分钟,冷却至 50摄氏度后无菌加入上述成分,这些成分经过过滤除菌并加热至 50 摄氏度。倾倒至平板约 5 毫米后琼脂平板上可不加酚红。

现有的资料表明滑液囊支原体只有一个血清型经 DNA-DNA 杂交技术证

实,滑液囊支原体不同毒株间的差异很小。对血清平板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血凝试验、琼脂凝胶沉淀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抗原都有曽过研究。在斑点ELISA 试验中,主要免疫性达标 p41 为主要抗原,而p53 和 p22 作用不明显、主要膜蛋白的大小因滑液囊菌株的不同而异。感染了滑液囊的鸡偶而凝集败毒支原体的平板抗原,反过来的情况却很少发生Robert 和 Olesuik 认为这种交叉反应与类风湿因子的存在有关,组织反应刺激也可引起这种反应。血凝抑制或TA 试验的交叉反应则降低。滑液能支原体和败毒支原体有共同抗原决定簇。已制备了针对滑液囊的种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对IgG Fc 受体已作了鉴定,在适宜富营养培养基中。能发酵葡萄糖,麦芽糖,产酸不产气。不发酵乳糖,卫矛醇,杨苷,蕈糖。滑液囊支原体呈磷酸酶阴性并产薄膜和斑点。有些滑液囊分离株可凝集鸡或火鸡红细胞。还原四唑盐的能力很有限。无磷酸酶活性。

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对消毒剂抵抗力和其它支原体相似。污染鸡舍经清洁和消毒后,再空置一周后,将 1 日龄鸡放进去,没有引起感染。滑液囊支原体对酸不稳定,在 PH值 6.8 或更低时不稳定,对高于 39 摄氏度的温度敏感,能耐受冰冻,但滴度降低。以下测量均未达到终点,但可知在卵黄材料中的滑液囊支原体在负63 摄氏度条件下至少存活 7 年、零下20 摄氏度条件下 2 年仍存活。

3

发病机理和流行病学

↑滑动查看详情↓

滑液囊的自然宿主主要是鸡、火鸡、珍珠鸡。鹅、鸽、日本鹌鹑等,也可发生自然感染。人工接种时,野鸡、鹅、鸭、虎皮鹦鹉对此菌敏感。在西班牙从庭院麻雀中分离到滑液囊支原体;Kleven 和 Fletcher 发现这种麻雀可被人工感染,但具有相当抵抗力。家兔、大鼠、猪、小鼠、豚鼠和羔羊对实验接种不敏感。

发病以幼雏为主,以直接接触经呼吸道传播和经蛋感染为主,通过吸血昆虫也可感染。自然感染潜伏期约 24-80 天,接触感染潜伏为 11-21 天。现大多数认为经父母代感染后垂直传染给初生小鸡,然后再横向传播开。

实验感染肉种鸡。在接种 6-31 天,滑液囊支原体可在 1 日龄雏鸡气管中发现。当商品鸡群在感染时,传播率似乎最 4-6周最高。随后传播可能停止,但感染群随时灰排毒。

滑液囊支原体曾见于 6 日龄小鸡,故认为经蛋感染的潜伏期相对较短,在临床症状明显以前可测出抗病体。以病禽关节渗出物或感染鸡胚的卵黄人工感染3-6 周的鸡,易感与潜伏期的顺序是:爪垫感染:2-10天;静脉感染:7-10 天;脑内感染 7-10天;腹腔感染;7-14 天;窦内感染:14-20 天;结膜滴注:20 天。鸡对肌肉接种也易感染。气管内接种最早在第四天,便可引起气管及窦内感染,并很容易传播给毗邻的禽类。气雾感染后17-21 天气囊病变最严重。潜伏期还因接种物的滴度及致病力不同而异。

4

临床症状

12 周以上的鸡很少发病,患病最多的是 9-12周的鸡,发病率一般在 5%-10%,死亡率一般在 10%以内,严重者可达 75%左右。

病鸡冠萎缩、发白,离群、喜卧,缩头闭眼,生长迟缓,羽毛粗乱,步态呈轻微八字步,跛行,贫血。排绿色粪便,脱水消瘦。关节周围常肿胀,尤以飞节和趾节为重,有时可达鸽蛋大,触之有波动感。病后期,关节变形,久卧不起,虽有食欲因无法采食而极度消瘦,最后因衰竭或并发其它疾病而死亡。母鸡产蛋可降20-30%。

在发病早期不易发现附关节和趾关节、胸骨脊部位的气泡样病变。可能由于通风和其它环境不良、应激反应造成有呼吸道声音、咳嗽、流鼻涕等症状,久治不愈,后由于免疫抑制造成鼻炎、新城疫、温和性继发或混合感染。

5

病理变化

↑滑动查看病理变化详情↓

解剖时,发病早期大多数在关节,腱鞘明显肿胀,有一种粘稠的,乳酪色、 黄色,关节膜增厚,关节肿大突出。有时伴有龙骨囊肿触之有波动感,解剖开要注意和油苗注射不当引起的吸收不良相区别。经常会出现胸气囊浑浊、变厚、有白色分泌物,随着病程发展,控制不当会出现腹部气囊炎、腹部气囊膜会出现白色附着物和气泡。因为免疫抑制往往会出现新城疫症状,引起鸡出现较高死亡,紧急接种新城疫效果不理想。和鼻炎在一起经常会加重上呼吸道症状,引起脸肿胀,眶下窦肿胀,病程稍长会有白色或黄色分泌物。有时会出现脾肿大或肾肿大。

病理组织检查:感染部位可见异嗜白细胞和纤维素浸润。滑液囊膜因 绒 毛形成,滑膜下层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结节性浸润增生。血液学检查:红细胞总数及血红素量减少,有异形及异染红细胞出现。白细胞总数显著增高,淋巴细胞及嗜酸白细胞减少,嗜中性白细胞及单核细胞增多。

鉴别诊断:鸡病毒性关节炎:由禽呼肠孤病毒引起的以跗、趾关节肿大腱鞘发炎、腓肠肌断裂为特征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4-7 周龄的鸡只,剖检可见附关节肿胀、充血或有点状出血,关节腔内有淡黄色或血样渗出物,如存在继发感染可见大量脓性分泌物或干酪样物。感染早期可见附关节附近的腓肠肌肌腱明显水肿,后期可见其断裂和出血。其它鸡白痢性关节炎、鸡葡萄球菌型关节炎、鸡大肠杆菌型关节炎要结合其它病变和滑液囊支原体相区别。

6

免疫力及血清学

↑滑动查看详情↓

鸡经鼻感染滑液囊支原体后对爪垫攻毒有抵抗力。鸡经鼻腔免疫接种温度敏感株对气囊的免疫保护至少达到 21周。感染温度敏感株 Ms-H 株后,对致强毒株有保护作用。用滑液囊支原体经非肠道途径接种的鸡通常来不及产生充分的抵抗力就可能感染发病。由滑液囊支原体诱导的对病变的抵抗力是法氏囊依赖的。而胸腺依赖性淋巴细胞可能是保护显微镜下所见滑液囊病变所必须的。

血清学:有商品化 SPA 抗原出售,每个包装有适当的应用说明。通常是将 0.02 毫升的血清与等量的抗原在玻板上混合,将玻板轻微转动,观察凝集反应。抗原每次都应用已知的阳性血清和阴性血清进行测定。感染鸡大约需要2-4 周产生抗体。SPA 试验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不敏感,Ewing 等报道过通过 ELISA 检出了SPA 漏检的商品蛋鸡和种鸡。在某些鸡群中应用 SPA检测是有非特异性反应,特别是免疫接种过预防其它疾病的油乳剂疫苗的鸡群。败毒支原体抗原偶尔也可发生凝集,但反应时间延迟,且通常滴度较低。可用血凝抑制试验验证反应的特异性。一种使用完全支原体菌落作为基质的间接免疫过氧化物酶试验已经用于检测血清、呼吸道分泌物、滑膜液、胆汁、哈德氏腺、输卵管和卵黄中抗体。ELISA 常要做诊断和鸡群常规检测,作为基本的血清学试验可以代替血清平板凝集试验。ELISA 试剂盒市场上有售。包含 p46-52 区域抗原的半纯化制品有望作为ELISA 诊断抗原。含有 MSPB 主要抗原域的重组抗原有可能作为血清学诊断试剂。血清学结果的进一步确诊则需要从上呼吸道分离出滑液囊支原体并进行鉴定,或应用PCR 技术。火鸡呼吸道感染后产生的抗体水平很低,因此,以凝集反应来判断一个火鸡群的滑液囊支原体感染状态未必有效。只有爪垫接种后才产生显著抗体。各种商品化的凝集抗原检查火鸡凝集素的能力有所不同。在某些情况下,通过PCR 方法诊断感染鸡产生抗体反应延迟,个别感染的火鸡看能检测不到抗体。火鸡全身感染可以产生强烈抗体反应,然而经上呼吸道感染的鸡不产生循环抗体或者产生抗体迟缓。在检查某些病例的感染方面可能需要采用人工培养、PCR、和 HI 试验进行检测。

7

病原分离与鉴定

分离出滑液囊支原体予以鉴定就可作出阳性诊断。从急性病例中分离出病原体并不难,但在感染慢性阶段,病变组织中可能不再有病原体。慢性感染鸡从上呼吸道进行分离更可靠。采用荧光抗体技术检查菌落压印或完整菌落可进行鉴定。可用DNA 探针,简单快捷,但敏感性差。PCR 是一种快捷、简单、高敏感性的方法。同时必须用细菌学方法排除由细菌引起的滑膜炎或关节炎可能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巴氏杆菌病及沙门氏菌也可能是滑膜炎的原发病因。败毒支原体也可能是引起胸部囊肿和关节病变的一种病因。

趾部伸趾屈腱的纤维化及心肌的中性粒细胞大量浸润与病毒性关节炎感染有关,这些症状有助于同滑液囊支原体引起的关节炎相区别。感染病毒性关节炎的鸡血清不凝集滑液囊支原体抗原,但必须牢记在没有出现明显的关节炎症状时也可能存在滑液囊支原体凝集素。

预防与控制

滑液囊支原体是经蛋传播的,故唯一有效的方法是从无滑液囊支原体的种鸡群中选择商品鸡。采取有效生物安全措施防止横向传播。商品鸡感染爆发滑液囊支原体病可追踪到某一特定时期的种鸡群,通常发现时经蛋传播已经很低或已没有临床意义。

1 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治疗在消除种鸡滑液囊支原体方面无效,但可降低经蛋垂直传播感染水平,抗生素治疗也不能消除商品鸡群的感染。

抗生素治疗最好经过药敏试验。大多数抗生素对滑液囊支原体敏感。氟苯尼考、氟喹诺酮、林可霉素、壮观霉素、四环素类药物、泰妙菌素、替米考星、泰万菌素等都有效。水溶性林可霉素+壮观霉素 2 克每加仑对预防气囊炎有效。饮水中加入泰妙菌素(0,006-0.025%)对预防鸡气囊炎和滑膜炎有效。也可采用联合用药方式,如;强力霉素+泰妙菌素。

可用泰乐菌素和庆大素浸蛋和注射方法对蛋进行处理。

在治疗时,全群治疗+个别治疗+消毒。全群治疗杀灭体内病原体,消毒杀死体外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个别严重鸡淘汰,发病早期鸡可在患病注射青霉素+链霉素、利高霉素、恩诺沙星、泰乐菌素。

2.抗生素预防

种鸡可在 14日龄用敏感抗生素净化,21 日龄做进口澳大利亚 H 株活疫苗,90日龄在、120 日龄做 2次油苗。

蛋用商品鸡不建议接种疫苗。成本太高,有的疫苗接种效果不确实。种鸡可用活苗加死苗净化鸡群。

蛋鸡用药;雏鸡出壳 10天内用药制,其目的是减少已被垂直感染的雏鸡将病原体水平传播给未感染鸡。建议预防程序:1.日龄:利高霉素;2-4 日龄:恩诺沙星;9-12 日龄:替米考星;21-90 日龄:150ppm金霉素;35-40 日龄:泰万菌素。

在免疫程序中可配合油苗加入油性恩诺沙星、泰乐菌素、利高霉素等。

通过以上阐述总结如下:

1.从阴性种鸡群引种,阻止病原传入;

2.做好生物安全措施,切断横向传播;

3.做好药物预防,保护易感鸡群,确保鸡只不发病。

免责申明:本文所发资料信息来自希望e站,主要用于供给大家学习、交流。我们尊重原创作者和单位,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直接留言联系我们,立即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