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腻,青春,感情描写 《吹响吧!上低音号》《冰菓》 起码我看到的标题第一个想到的是京阿尼 感情细腻的表现手法也有很多,而我最喜欢的就是京阿尼用欲言又止的情节来表现人物的心情,一个小动作,一个神情,一个背景,都是京阿尼表现感情的拿手好戏。心理描写我觉得一般用于描述少女时用的更多,这也是山田尚子的拿手好戏,我觉得如果让我选一个作为心理细节刻画的模板我会选择《利兹与青鸟》 对于「青鸟」的故事,山田监督是这样说的: 这就是很多大佬说的 舞台的封闭感与情节的空气感 《青鸟》主线从一个社团的发展变更为两个少女的感情,自然就会把描写的重心放在这个问题所提到的细腻心理描写。 看过tv京吹的都会发现画风的彻底改变,tv的画风给人一种色彩对比度高,人物形象丰满甚至是性感,而猛的一打开《青鸟》,满屏都是孔雀蓝的色调,人物也过于纤细(令人难忘的就是主人公的长脖子) 电影的线索是乐曲《利兹与青鸟》的练习,主线发展是霙的志愿,新山老师找到她建议了她考音大,但是霙不知道希美也没有填,当希美得知山新老师去找了霙而没有找自己,我认为希美心中是有失落的,是有一丝嫉妒的,所以才说出了自己想考音大,而霙只是因为希美说想考,才也想考音大。没有希美的生活霙是不知所措的。 后来新山老师帮助霙打开心结,霙明白了自己也许不是莉兹,在合奏上展现了真正实力,一直鼓励霙加油的希美意识到差距,该加油的其实是自己,霙在演奏上一直迁就配合希美。 音乐上也是非常讲究的 例如希美独自待在生物教室这一段——这里的底噪是一种磁带录音机,夹杂着烧杯试管等碰撞的声音,将希美杂乱的心境表现了出来。这首曲子是牛尾运用印花法创作出来的,所谓印花法,就是将颜料染在乐谱上,再将纸从中间对折,将形成的图案转化为音符,再进行加工,就可以演奏出一段没有规律的音乐。 相比于内向的霙,我觉得更难刻画心理的是外向的希美。 disjoint 电影一开始出现了disjoint的字样,指的是两个集合没有交集,没有共同的轨迹,而霙在上课的时候,老师讲的是两个数字如果除了1以外没有其他公因数,他们互为质数。这正是在暗示希美和霙的关系,其实看似亲密的两人,心一开始还是很远的。 在两人解开心结后有个画面 两个没有交集的人最后融合在一起 青鸟的细节多到说不完,我上面说的也特别乱,还得大家自己去体会 还有冰菓,有人看我就写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