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获专家洪晃支持后,清华教授肖鹰也出面力挺吴勇,称家长不懂审美
人教版教材插图事件,闹得沸沸扬扬,设计者吴勇被推上“风口浪尖”,作为清华美院的高材生,吴勇毕业后一直从事设计等工作,还担任设计学生教材画图的重任,不过他的作品却如此丑陋,甚至被怀疑别有用心。
对于教材插图事件,引发全网关注,网友的评论几乎是一边倒,不少家长以及社会人士纷纷表示愤慨,可偏偏有些人,非要和大众唱反调。
为吴勇洗白的人越来越多,获专家洪晃的支持后,清华教授公然支持吴勇
近段时间,关于人教版教材插图争议不断,在众人的议论中,总有部分不和谐的声音,先是吴勇曾经的学生,公布论文内容,说出教材插图背后的寓意,本想提高教材质量,并不认为教材插图存在审美问题。
之后又有所谓的专家洪晃出来力挺吴勇,她认为审美具有个性化,直言教材插图不存在任何问题,不过是人们的审美观念存在差异,甚至对于网友点评教材中的内容问题,反而认为是网友的错误。
这位美籍华人的话,也深深刺痛了网友和家长的心,虽说不同的人,对于美与丑的概念不同,但对于这些过于大胆、又有失传统的图片完全不能接受。
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如若从小接受如此教育,将会让他们形成扭曲的三观,如此插图已经不能用美与丑来评定,而是上升到设计理念以及意识形态的问题,教材不管是内容还是插图,都应是严谨的,而不是个人随意涂鸦。
不仅如此,清华大学教授肖鹰也出面力挺吴勇,开始与群众唱反调,而他给出的理由更让人咋舌。这位来自清华哲学系教授肖鹰表示,对于教材插图问题,自己将无条件力挺吴勇,他并不认为教材很丑,也不认为会给小学教育产生不良效应。
肖鹰表示,21实际是一个创新时代,我们不能以“审丑过敏症”的心态来看待此事,这些被家长称为“毒教材”的插图,实则采用了夸张化、漫画卡通画的风格,这些教材与传统教学的端正模样确实存在差异。
表面看似不像乖孩子或者好学生,但只要家长和老师熟知学生的心理,就应该知道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游戏以及娱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
肖鹰认为,这是一种非常有效,并值得推行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材过于刻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比比较枯燥,不利于教学,也让学生难以理解何为多元化审美。
分析:不难发现,不管是吴勇的学生,还是洪晃,或者这位清华教授,他们一直在偷换概念,不断将话题往审美方面引导,还称家长不懂审美。
要注意的是,我们批评的从来都不是审美问题,而是“有心人”利用教材特权,在学生教材中传播低俗内容,以及一些不良的文化渗透,这才是问题关键所在。那些为吴勇洗白的人,一直避重就轻,不断转变话题方向。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之事无小事
在教学过程中,教材的作用不容忽视,老师在课堂上,会以教材为中心进行知识点讲解,不管是期末考试,还是中高考,也会以教材为基础。学生想要取得好成绩,需要反复翻阅教材,不管是插图还是内容,有任何差错,都会给学生带来不可逆的影响。
虽然出现问题的大多为小学教材,但他们长时间在这样扭曲的教育模式学习,逐渐会形成不正确的三观,最后坑害的不仅仅是一名学生。
为了让中小学有个健康的学习环境,有关部门有必要对教材加以管理,教材内容以及插图,包括任何细小问题,都要极为重视。
正能量的教材,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记住教材上的知识点,也在诠释着学习的真谛。
教材插画看似无足轻重,却在潜意识中影响着学生的三观,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也喜欢模仿,对于教材上的文字性内容,他们更喜欢看一目了然的插图,插图上的人物行为也会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的行为举止。
总结:显然吴勇笔下的教材插图,已经不能简单地从美与丑层面去分析,而是一种文化入侵,甚至有些低俗。
这类插画不仅然给学生反感,还可能让部分学生浮想联翩,进而做出一些不符合小学生身份的行为,明显与传统的素质教育背道而驰。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速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