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因遗传病离婚,再婚后仍生下患儿!这种病我国有3000万携带者
作者:广东省生殖医院
诊室故事
我院优生遗传科专家在门诊时,遇到这样一个案例。
李先生(化名)与前妻生育了一个孩子,孩子2岁多都不能独自站立,就连抬头、翻身、独坐都比其他同龄的小孩晚。家族里都没有这样的小孩,李先生怀疑是女方的问题离婚,离婚后不久与另一女子再婚。
3年后,发现再生育的孩子与前妻所生的孩子一样,肌张力低下,四肢无力。李先生百思不得其解,连续生育2个“有问题”的孩子,究竟是运气不好,还是自己的原因呢?
经同乡介绍,李先生来到广东省生殖医院优生遗传科咨询。经脊髓性肌肉萎缩症(SMA)基因检测,发现李先生和现任妻子都是SMA基因缺失携带者,他们的孩子是SMA患儿。
父母双方都是SMA携带者,他们每一胎都有25%机会生育SMA患儿。根据该病的遗传规律,男子的前妻很有可能也是SMA携带者。
由于缺乏优生优育指导,在怀孕和生育的关键时期不注重婚孕检测,常导致婴幼儿出现出生缺陷,给生活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及心理负担。
专家建议:如果李先生要与现任妻子再生育孩子,需要做产前诊断,以免再一次生育SMA患儿。
SMA到底是什么病?
广东省生殖医院优生遗传科专家为大家解惑。
脊髓性肌肉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 SMA)是一种常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位于染色体5q13区域的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1(SMN1)缺失或突变,导致SMN蛋白缺乏而致病,以脊髓前角α运动神经元退化变性导致的肌无力、肌肉迟缓、肌萎缩、呼吸肌麻痹等多种症状。
(基于发病时间及所能达到的最大运动功能,患者会被划分为5个类型,其中0型极少见,但最为严重,几乎无法出生。)
SMA患者脊髓内的运动神经元无法正常工作,会逐渐丧失包含呼吸、吞咽的各种运动功能,是导致2岁以下婴幼儿死亡的头号遗传疾病。SMA作为一种致残致死的严重遗传病,被列入国家卫健委等五个部门联合发布的《第一批罕见病》目录。
(SMA患儿被称为“象鼻宝宝”,需要带上呼吸机来维持生命)
SMA在新生儿中发病率约1/6000~1/10000,中国人群携带率高达1/40-1/50,即每40-50人就有一个是SMA携带者。中国约有3000万携带者。
按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措施,可以预防SMA患儿的出生。
一级预防:预防出生缺陷儿发生。孕前、婚前检查,可以及早发现夫妇是否为SMA携带者;通过遗传咨询,评估风险,确定是否需要进行第三代试管婴儿。
二级预防:减少出生缺陷儿的出生。当夫妇双方均为SMA携带者时,可在孕期进行产前诊断,明确胎儿基因型,可以避免患儿出生。
三级预防:出生后新生儿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延缓疾病进展。
目前,广东省生殖医院优生遗传科已开展SMA基因检测。建议计划怀孕或孕期的夫妇进行SMA基因检测,可以预防SMA患儿的发生。
-END-
撰稿:江惠华
审稿:郑立新、唐佳
审定:黄伟彪
排版、编辑:蔡佳琪
(图片素材来源网络)
广东省生殖医院优生遗传科简介
我院优生遗传科设有广东省优生技术中心、司法鉴定所(亲子鉴定、 法医物证鉴定),是全省优生技术指导单位,主要开展孕前、孕期优生优育指导,遗传咨询,常见遗传性疾病的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检查,如染色体核型分析、HPV基因分型、Y染色体微缺失基因检测、地贫筛查及基因诊断、叶酸基因检测、SMA基因及耳聋基因诊断等。其中,司法鉴定所经广东省司法厅批准成立,通过了国家CNAS认证, 是省内为数不多具有法律效力的鉴定机构。
科室现有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技师3名,主管技师5名,技师1名,其中博士1名,硕士5名,均具有丰富的科研、教学、临床服务经验,具备独立开展培训、带教、规范化管理及解决技术难题的能力。
目前拥有国内先进的诊断实验设备,包括:达安DA8600基因测序仪、实时荧光定量PCR仪、全自动核酸提取仪、ABI 3500 基因分析仪、天隆实时PCR扩增仪、DNA hybriMaxR 快速杂交仪、染色体自动分析系统等大型仪器设备,可为临床提供准确、及时的检验报告。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guikequan@hmkx.cn)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