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供卵试管(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发展助力现代化宜居城市建设)

第三方分享代码
admin 3年前 (2022-10-14) 上海试管婴儿 13 0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刘春鹏

      “不断提升组织力、服务力、管控力,全力打造社会安定、社区安全、人民安宁的现代化宜居城市……”昨日,中共大连市委宣传部召开“大连这十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九场,邀请中共大连市委政法委员会一级巡视员王正平介绍大连市基层社会治理的相关情况。党的十八大以来,大连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具体安排,大力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发展,先后获评“2012-2016年度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2013-2016年度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2017-2020年度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称号,连续三次荣获全国平安建设最高奖“长安杯”。

      与时俱进

      构建科学的基层社会治理制度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大连市出台系列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制度文件,印发《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实施意见》,将社会管理纳入法治化轨道。出台《关于创新社会治理的实施意见》,在全市统筹推进“四大工作体系”建设,促进社会治理效能稳步提升。

      党的十九大以来,市委、市政府把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科学编制《大连市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十四五”规划》,今年5月又印发了《大连市加快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实施方案》,部署推进10个方面143项基层社会治理重点任务,为新时代我市加快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描绘了新的蓝图。

      党建引领

      构建坚强的基层社会治理组织体系

      大连市在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积极推进权力下放,落实街道党工委对辖区的综合管理权、统筹协调权和应急处置权,真正让街道“说话管用”“吹哨好使”。深入推进“强基扩面”,开展“一线筑垒”工程,制定出台城市基层党建工作“1+9”系列文件,建立街道“大工委”102个、社区“大党委”743个,吸收3223名业委会、物业公司、“两新”组织党员负责人担任“大党委”兼职委员。创新“党建引领网格管理”新模式,明确7大类80余项网格管理事项,重新理顺网格党组织10055个。

      十年来,大连市全面推广“七携手”党建品牌,积极推动向街道下放五种权力,实施“三单制度”,推动3125个民生清单项目落地。在农村,助力239个集体经济“空壳村”和128个低收入村提前“脱壳摘帽”。持续开展“我是共产党员”“在职党员进社区”等载体活动,市、县两级派出干部2400余名,向村派出驻村第一书记1900名。全市1.6万个基层党组织、16.8万名党员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全市1.7万名“两代表一委员”走进村(社区),每月集中听取意见、帮助协调解决问题。强化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功能,突出服务“一老一小”,设立老年食堂、儿童托管、老党员工作室等特色服务场所,街道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覆盖率均实现100%。

      源头治理

      构建完善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

      十年来,全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源头治理,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着力增强信访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能力,切实筑牢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

      通过坚持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向基层延伸。全面建成市县乡村四级“一站式”矛盾纠纷解决平台,打造1871个人民调解组织,建成1690个社区(村)“法治超市”,建立了由9495名人民调解员组成的专兼职人民调解队伍。创新推行“信息网络+”化解模式,形成“线下线上、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城乡全覆盖”的人民调解组织和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通过坚持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向联动问效。在法院推行“派驻制”调解模式,开展在线调解和调解协议线上司法确认,2018年以来诉前化解矛盾纠纷数量较2013年至2018年期间增长了160%。在行政复议调解中心实施“委托调解+联合调解”新模式,深入开展“四级书记抓信访”,构建起访调、诉调、警调、检调、专调联动工作体系。近十年来,全市人民调解组织调解各类民间纠纷233354件,调结率98.5%。

      打防结合

      构建严密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十年来,市委、市政府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扎实推进平安大连、法治大连建设,提供高质量的平安新产品,人民群众社会治安安全感满意度达到97%。

      通过织密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在全市编织了一张全方位、全覆盖、立体化、一体化的社会治安防控网络。2015年9月,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会议在大连召开,中央政法委向全国推广了大连经验。深入推进“技防大连”建设,高标准建成全域覆盖、全息感知、智能应用、实战实效的感知天网,2021年,大连市入选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标准化城市。

      十年来,全市针对人民群众忧心、烦心、闹心的社会治安问题,先后开展了校园欺凌及周边乱象、涉毒违法犯罪、电信网络诈骗、养老诈骗等专项打击整治行动。开展为期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共打掉涉黑组织23个、恶势力犯罪集团24个、恶势力犯罪团伙51个。全市命案、八类主要案件、涉枪涉爆等严重暴力案件发案数和刑事治安警情数明显下降。

      十年来,全市坚守安全红线,建立了“三管三必须”全链条场景化监管机制、“安全三日”“吹哨人”等制度,强力推进安全生产执法改革,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2021年我市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较2012年下降43.4%,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大幅下降。截至今年9月22日,我市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22.6%和26.8%。

      夯实基础

      构建完整的基层治理支撑体系

      十年来,全市为深入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提质增效,全面深化平安大连建设,建成市县乡三级平安建设协调机制,形成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在社会治理基层基础不断夯实的过程中,加强市县乡村四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扎实开展“星级平安居住小区”“幸福村居创建”“平安网格”等六级联创活动,全市网格化管理服务覆盖率达100%。积极推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建立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和社区服务中心“三位一体”管理模式,建立“五社联动”运行机制,持续开展“大连好人”“道德模范”评选等活动,凝聚社会共治合力。

      十年来,基层社会治理活力迸发,打造了中山区“和合大院”、西岗区林茂社区等一批知名的居民自治品牌,以及“365”社区工作体系、“帮万家”等一批具有大连特色的服务管理品牌,“365”社区工作体系入选“2014年度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平安志愿服务项目被评为“全国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如今,为实现振兴发展新突破、挺进“万亿GDP城市”目标,大连市正全面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努力探索具有鲜明大连特色的社会治理新模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新时代大连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