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助孕机构(原创 从农奴儿子到权力巅峰,一个真实的斯大林)

第三方分享代码
admin 3年前 (2022-10-09) 上海试管婴儿 22 0

原标题:从农奴儿子到权力巅峰,一个真实的斯大林

公历1878年12月18日,一个看上去很普通的男孩子出生在格鲁吉亚的古老城镇哥里。

和所有新生儿一样,他出生的时候也是伴随着啼哭和父母的襁褓来到这个世界上的。

但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哭泣。

这个男婴的出生登记簿是这样写的:12月6日,戈里居民、农民维萨里昂·伊万诺维奇·朱加施维里和他的合法妻子叶卡节琳娜·格勃里耶诺夫娜生了一个儿子——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朱加什维利。

不过,人们更加熟悉的是他另一个名字——斯大林。

斯大林

斯大林是这个男孩成年之后自己给自己改的姓氏,这个姓氏的意思是钢铁,注定了这个男孩的人生不会平凡。

斯大林出身俄国底层家庭,父母的身份都很低微。他父亲是一名鞋匠,母亲的名字相当厉害,竟与俄国著名女皇叶卡捷琳娜同名,但她其实是个农奴的女儿。

就和很多父母们一样,斯大林小时候,他的父母就他将来的前途命运发生过激烈的争执。

斯大林的母亲是一位虔诚的东正教徒,她十分希望斯大林能继承她的宗教信仰,成为一名东正教的神父,为此她还专门把斯大林送到了格鲁吉亚一所神学院学习。

话说神父这个职位能有啥出息?

俄国东正教

和母亲比起来,斯大林的父亲那就实际得多了,他是个有着“子承父业”思想的人,于是在一次醉酒之后便对他母亲吼道:“我是个鞋匠,我儿子将来也是个鞋匠!”

不久,斯大林父亲的暴躁脾气就给他带来了灾祸。一年后,这个当了大半辈子鞋匠的可怜人和别人喝酒发生口角,还扭打在了一起,不幸被人用刀子捅死了。

不过斯大林是个很有主见的人,在个人的前程发展问题上,他既没遵从父亲的意愿,也没遵从母亲的意愿。

按照当时俄国社会的阶层划分,鞋匠属于小资产阶级,但后来的他却选择站在了无产阶级一边;母亲希望他信东正教,但他却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彻彻底底成为了一个无神论者。

父母长辈越叫他干嘛,斯大林就偏不干嘛。

斯大林拥吻自己的妻子

斯大林的反叛精神使他完全对宗教产生了怀疑,于是他开始在神学校到处宣扬无神论,说什么上帝神仙根本就是不存在的。

与此同时,原本成绩优异的他总是逃课,成绩也如坐过山车一般一落千丈。

神学这种东西,学不好往往不是因为不努力,而是因为信仰不存在了。

1898年,20岁的斯大林正式离开教会学校,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

就像前面所提到的,斯大林的意思是钢铁,斯大林本人的意志也如钢铁一般坚强。所以,他一点也不喜欢母亲称呼他的小名“索索”。

而他本人在辍学之后也是一身硬气,参加革命活动非常积极。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分裂,斯大林选择了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

斯大林和列宁

在那之后,斯大林的革命事业蒸蒸日上,很快就成为了高加索地区主要的革命家。

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很坚定的,在1902年到1913年长达十一年的革命道路中,斯大林因为参加革命活动被逮捕了7次,流放次数也是达到了6次。

1917年,斯大林的命运转折点到了——俄国二月革命。

但此时的斯大林还在流放。

不过斯大林运气很好,革命成功了,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了,然后他便被放了回来。

既然革命成功了,苏联是不是就建立了?

没有,麻烦还远远没解决。

虽然沙皇俄国的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了,但是俄国当地资本家的“新兴权贵阶级”趁机组建了一个“临时政府”,企图抢夺革命党的胜利果实。

俄国二月革命

更麻烦的是,这帮人已经控制了武装军警,开始了对布尔什维克党派的武装镇压。那时的布尔什维克力量还很低微,武器装备更是少得可怜,根本就不是这群资本家的对手。

如果这个“临时政府”成功掌控了国家政权会怎样?答案很简单,俄国会立刻变成一个财阀国家。

才出狼窝又入虎穴,这可不行!

就在这个时候,斯大林做出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决定:将老大哥列宁送到芬兰避难,自己率领被围困的布尔什维克守军向“临时政府”投降。

从这一刻起,列宁就打心眼里把斯大林当成亲信了。

列宁回国之后,很快便策划武装起义,经过了著名的俄国十月革命,终于推翻了“临时政府”。饱经风雨的俄国终于进入苏维埃时代。

与此同时,斯大林也迎来了他政治生涯的第一个巅峰,成为五人主席团成员之一。

一身戎装的斯大林

1922年,斯大林被当选为苏联中央总书记,并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列宁此时仍然健在。

不久之后,苏联元老列宁再次中风,两年后去世,斯大林的时代正式到来了。

从1898年参加革命,一直到1924年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足足花费了26年的时间。

上世纪整个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斯大林在苏联实行农业改革,虽然有了一些成效但是损害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斯大林将小农生产经济改造成为了大规模的集体经济,他的目的就是要为国家进入工业化做好准备,但他没有考虑到当时苏联农村生产力低下的因素。

这就是所谓的“斯大林模式”。

到了三十年代,随着斯大林在苏联的威望越来越高,百姓们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已经达到一个很不可思议的程度。

这时候,灾难来临了。

苏联工人们

这就是苏联的“肃反”运动。

“肃反”运动就是苏联的一次大清洗运动,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此之前没有任何先例可供借鉴,而纳粹德国的崛起对苏联构成了不小的威胁,所以斯大林想要巩固自己的地位以便迅速发展。

整个“肃反”运动期间有130万人被判刑,其中有将近70万人被枪杀。苏联大批党政军人员遭受到了不公平对待,被强行扣上了各种罪名加以迫害。

苏联的大清洗运动造成的影响是毁灭性的,当时苏联很多高官都是人心惶惶,就连看上去天不怕地不怕的赫鲁晓夫每天也都活得提心吊胆。

斯大林在俄国政坛取得了成功,但他的母亲叶卡捷琳娜的身体却每况愈下。1935年,斯大林回到格鲁吉亚看望得了严重肺病的母亲。

在母亲的病榻前,斯大林邀请她去莫斯科居住,但是不愿麻烦儿子的老人拒绝了。

克林姆林宫老照片

母亲在斯大林耳边问他:“你现在到底是干什么的?是什么职务啊?”

斯大林实话实说:“妈妈,我现在是苏共中央总书记。”

“总书记是什么意思?”

斯大林为了能让母亲听明白,于是便说:“妈妈,你还记得过去的沙皇吗?我现在的地位就像沙皇一样。”

斯大林原本以为母亲一定会很激动,但母亲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真遗憾,你没当成神父。”

斯大林这时才想到,母亲是农奴的女儿,她自然就不喜欢沙皇了。跟压迫人民的沙皇相比,这位苦了一辈子的老母亲宁可相信救苦救难的耶稣基督。

这是斯大林和母亲的最后一次会面。1937年6月,叶卡捷琳娜因肺炎与世长辞,直到临终,这个可怜的老妇人也没见到儿子最后一面。

斯大林在垂死的母亲面前将自己比喻成沙皇,殊不知在冥冥之中也注定了他的命运。

斯大林宣传画

几年之后,苏德战争爆发了。

斯大林在这场苏联付出了三千多万军民伤亡的战争中,带领苏联人民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库尔斯克保卫战......这一场场耳熟能详的历史战役让斯大林在苏联的地位和威望又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苏联由此跻身为世界超级大国,而斯大林也成为了著名的“三巨头”之一。

作为一位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人,斯大林曾当面把丘吉尔怼得无地自容。

在二战尾声,英国首相丘吉尔访问苏联,准备和斯大林商谈有关波兰的问题。

因为斯大林之前和德国纳粹瓜分过波兰,所以丘吉尔对斯大林说:“为了波兰的自由与独立,英国才加入了这场战争。以上帝的名义,英国对于波兰人民负有道义上的责任。”

斯大林完全不为所动。

斯大林(中)和丘吉尔(右)

丘吉尔又说:“最重要的一点,波兰是天主教国家,决不能允许那里事态的发展使我们与梵蒂冈的关系复杂化。”

那意思就是:你们苏联不要把波兰搞乱了,不然上帝会不高兴的。

斯大林从小就是个无神论者,他才不管上帝怎么想,于是便缓缓地问丘吉尔:“我想问问首相先生,罗马教皇有多少个师?”

丘吉尔立时哑口无言。

另外,斯大林惩罚自己部下的军官走后门也是很有一套的。

苏德战争结束后,一位上将求见他,说道:“斯大林同志,我有件私事要向你汇报。”

“什么私事?”斯大林狐疑地问道。

那军官不好意思地说:“我从柏林搞了些我喜欢的玩意儿,结果被检查哨给扣下了。如果可以的话,我想要回来。”

斯大林

斯大林一听就明白了,这老小子绝对是在柏林搞了不少值钱的东西,被扣了就上自己这儿走后门来了。但是自己直接拒绝又不太好,于是计上心头。

斯大林心领神会地对他说:“好,你写个报告,我可以给你批个条子。”

那上将喜出望外,他没想到斯大林居然答应得如此爽快,于是便从口袋里掏出早就写好的报告。

斯大林拿过报告后在上面批了意见:“把那些东西还给上校同志。约瑟夫·斯大林。”

那上将很高兴,心想麻烦终于解决了,但他把条子拿过来一看却奇怪地说:“斯大林同志,这里有个笔误,我不是上校,是上将。”

斯大林听罢淡淡地说:“没有错,上校同志。”

那上将直接一脸懵,他没想到自己在柏林弄得这点私货竟令自己连降三级,只得哑巴吃黄连了。

雅尔塔会议三巨头

苏联的国际地位在斯大林的带动下一天比一天强大,于是便和英美两国抛开中国,在1945年签订了一个无视中国主权的《雅尔塔协定》。

这份《雅尔塔协定》的条款相当过分,既保留了外蒙古的现状,又规定苏联拥有旅顺港的租用之权。

毫无疑问,此举把当时的国共两党都气坏了。

在新中国成立八个月前,斯大林和毛泽东还曾有过一次激烈交锋。

那时中国的三大战役已经结束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在长江以北枕戈待旦,眼看着就要解放全中国。按理说,中国如果解放就会壮大社会主义国家的阵营,但是远在克林姆林宫的斯大林此时却并不这么想。

斯大林给毛泽东发了一封电报,其内容出乎意料:请中共毛主席不要率军打过长江。

他甚至还希望,共产党和国民党应该学习朝鲜、越南,实行两党南北分治。

渡江战役前期

这封电报把毛泽东气坏了,几年前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抛开中国签订《雅尔塔协定》,无视中国主权,就把毛泽东气得够呛,现在又明目张胆地来这一手。

但毛泽东还是耐心地发了回电:“斯大林同志,中国绝不可能划江而治,我们不是军阀,而是解放军。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解放全中国!”

斯大林不罢休:“如果你们敢越过长江进攻蒋介石国民政府,很可能遭受美国的报复。”

这封电报毛泽东连理都没有理。

斯大林曾经援助过中国共产党很多物资补给,但他为什么会反对中国统一呢?因为斯大林只想让中国成为一个可以任人摆布的傀儡,以加强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来对抗强大的美国。

同样是政治家和国家领导人,斯大林深知毛泽东的厉害之处,而且中国又是一个曾经屹立于全球之巅长达几千年的国家,这样的国家一旦被毛泽东统一绝对不可小视。

解放军攻占南京总统府

但斯大林这次不是孤军奋战,他既然在电报中提到了美国会报复,那就说明他暗中和美国人有勾结,这便意味着美国也不同意中国统一。

美国不同意中国统一的原因很简单,中国被共产党统一会严重损害美国在远东地区的利益,要是中国被蒋介石统一那就会彻底惹怒斯大林。

所以,美国和苏联都希望中国永远分裂下去,他们双方就出出钱送送装备好了,流血牺牲的事情让中国人去干。

反正在中国眼里,美苏两国都不是好东西。

美国虽说和苏联关系不睦,但绝不愿意在二战结束后没几年就又要陷入火并。

他们想把中国当傀儡,白日做梦!

后来发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挥师渡江。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美苏两国妄想分裂中国的企图宣告破灭。

斯大林想要联合美国再借助自己强势的国力为苏联争取利益,但是很可惜,他不幸遇上了不怕威胁、不怕强权的毛泽东。

毛泽东阅读解放南京的报纸

1949年12月,斯大林七十大寿之时,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前往莫斯科祝寿。斯大林知道毛泽东此行的目的,是来和他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所有人心里都跟明镜儿似的,斯大林表面上承认了新中国的建立,但内心深处却对中国的政策和外交持怀疑态度。

其实在中国革命胜利之后,斯大林一直不把中国共产党看作共产主义者,他甚至怀疑毛泽东是“半个铁托”。

不管怎么样,在本着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苏联和中国还是把合约签下来了。

毛泽东很明白,斯大林这种人愿意和中国签订合约,绝不会对中国没有要求,看来自己必须得做好应对准备。

毛泽东1949年访苏照片

斯大林政治生涯的谢幕简直令人感到扑朔迷离,很多人都传言说这是一场蓄谋已久的阴谋。

1952年10月,苏联共产党第九次大会召开,会议上选出了新的苏共中央委员会。

另外,斯大林建议从中央委员会中分离出一个由五人组成的执行局,这个执行局就相当于君主立宪国家的内阁,职责是处理国内的重大问题。

这五名执行局成员分别是:

苏联最高领导人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

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拉夫连季·巴夫洛维奇·贝利亚;

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

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尼古拉·亚历山德罗维奇·布尔加宁;

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格奥尔基·马克西米连诺维奇·马林科夫。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苏联第二把手并不是中国人熟悉的赫鲁晓夫,而是贝利亚。

但为什么赫鲁晓夫走向了苏联的权力顶峰?那就要从斯大林去世前的那几天说起了。

斯大林和贝利亚

1953年2月28日,这一天是史学家们为之困惑的一天。

按照历史事件的记录,这是斯大林去世的五天前,但斯大林在这天晚上,身体还是好好的。

也就是说,斯大林的去世很突然。

当天晚上,斯大林邀请了四位同僚一起共进晚餐,这四位同僚正是执行局其他四位成员:贝利亚、赫鲁晓夫、布尔加宁、马林科夫。

与其说这是晚餐,倒不如说这是执行局五人组的私人会议。只不过谁也没想到,这竟是斯大林最后的一顿晚餐。

这次晚餐进行了很久,直到第二天凌晨四点钟才宣告结束。

疲惫不堪的斯大林在会议结束后直接就去睡觉了,一直到第二天中午还没起床。斯大林身边的侍从都明白他的习惯,没有他的传唤是绝对不能进入房间的。

斯大林参加活动

即便如此,侍从们还是感到奇怪,因为平时斯大林总会吩咐他们送一些书籍和报纸进去,但是这天斯大林房间里竟没有传出一点动静。

苏共中央也感到很不对劲,因为当天斯大林是要准备去开会的,但是所有人都到齐了,唯独没有等到斯大林。

这种状态竟一直维持到了晚上十一点。

后来,还是斯大林的助手以送文件的名义进去查看,结果大吃一惊:斯大林昏倒在了卧室的地板上,双眼充满了恐慌——他已经昏迷整整十个小时了!

赫鲁晓夫得知后,立刻和医生一起赶来救治,但这个时候斯大林已经说不出话来了,嘴里含糊不清地咿咿呀呀地喃喃自语着,身体的关节也都动不了了。

经过医生好几天的努力救治,斯大林还是没有熬过来。

3月5日晚上,斯大林开始变得喘不上气,然后他的心脏便停止了跳动。

斯大林葬礼

斯大林终于结束了他那波澜壮阔的一生。

人就这么走了。

斯大林逝世后,苏总中央立刻便把矛头指向了苏联第一副主席贝利亚。原因很简单,斯大林暴毙之前执行局成员都在他家,而贝利亚当时是苏联第二把手,斯大林去世后他毫无疑问是最大的获利人。

然后,苏共中央就有了这样的“流言蜚语”:据说贝利亚在五人进行晚宴的时候给斯大林下了慢性毒药,而且在那之前贝利亚换掉了所有斯大林身边的警卫,使得他们玩忽职守,没有及时进入斯大林的卧室查看,以致于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

斯大林去世后十几天,新的苏共中央领导集体便形成了,书记处由赫鲁晓夫、苏斯洛夫、波斯别洛夫、夏塔林和伊格纳捷夫五个人组成,贝利亚的第一副主席职务被解除,前任苏共中央书记马林科夫的职务也被解除了。

这样的权力更迭速度简直快得惊人,让人不得不觉得这一切都是赫鲁晓夫的阴谋。究竟孰是孰非,所有真相都随着斯大林的死变成了永久的谜团,史料也无从可考。

后人悼念斯大林

新任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一上台便显现了自己的大刀阔斧,他认为斯大林时代苏联的管理机制已经不能适应国家的发展水平了。所以必须摒弃他那些过时的实践和理论,尤其要破除个人崇拜。

被解除职务后的贝利亚下场是最惨的,苏联方面给他扣上了各种帽子:阴谋钻营、道德败坏、帝国主义间谍等等。

斯大林去世五个月后,原苏共第一副主席贝利亚被执行枪决。

赫鲁晓夫的时代到来了。

(全文完)

请大家点赞并关注头条号“杰瑞哥侃历史”,今后会为大家带来更好的历史故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