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小微企业面临的外部风险,主要包括:技术、市场、制度及环境风险
小微企业内部行为风险及防范,(1) 理财行为。小微企业理财行为,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资金筹措;二是资金使用(投资)。关于资金筹措行为,可能由于资金筹措量过大,抑或还款期过短;
编辑
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而资金使用行为,可能由于资金运用方式不当,不该投的却投了,而该投的却未投;两者均可能会造成理财行为风险。这种风险一旦发生,就会严重地危及小微企业的正常运转,譬如,造成企业流动资金告急,员工工资紧张等。
小微企业理财行为风险的防范措施,主要包括:
①建立及健全小微企业财务管理制度;②小微企业的会计、出纳、核算等工作,须要由专门(职)人员负责,至少不能由一人同时负责会计和出纳工作;③小微企业的自有资金要有必要的储备,负债额及还贷期要适度并留有一定余地;④健全小微企业财务责任追究制度,经营者要以身作则。
(2) 合同行为。在对外交往中,小微企业要经常与其他民事主体之间结成某种经济联系,即签订这样或那样的合同也就在所难免。
编辑
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小微经营者千万不要小看这“一纸条文”(合同),它有可能会使企业红红火火,以至蒸蒸日上;也有可能由于在签订合同时的“不慎重”,使企业蒙受经济损失。所以,重视“合同行为”风险,对小微企业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
为防范合同行为风险,经营者必须做到:①小微企业经营者要学习并掌握《合同法》,以及与小微企业发展相关的其他法律知识,譬如《税法》、《中小企业促进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等。
②经营者要学会并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一旦受到伤害时,千万不要釆取“息事宁人”的态度。这种做法,只能会助长伤害方无视或藐视法律,越加有恃无恐。
③小微企业在与对方签订合同时,要看清各个条款,要慎之又慎;合同一经签订,就要严格履行,不得违约;否则,必将给本企业带来严重损失抑或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编辑
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3) 非安全行为。非安全行为,是指小微企业忽视安全经营、安全生产而导致的人身伤亡损失。近些年来,一些小微企业由于忽视安全经营和安全生产的基本原则,致使企业蒙受损失,一直呈上升趋势。
由小微企业的非安全行为而引发的人身及财产事故多种多样。例如,小煤矿井下的“冒顶”或爆炸,小化工厂一线工人的“尘肺”,机械厂中机床操作人员的“断指”事故、建筑工地上高空坠物或塔吊倒塌事故、饭店中的厨师被烫伤事故,山地旅游景点的岩石滚落致人伤亡事故,等等。
上述中所列事故,绝大多数都是由于小微企业经营管理不善,忽视安全经营和安全生产,或者操作者违规操作造成的。有些严重事故己经危及小微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甚至导致企业破产(因为有的经营者已被事故中夺去了生命)。
由于小微企业的多种类型,笔者很难将上述事故(风险)及其非安全行为,加以分门别类,因此也就无法提出具体的防范措施,但却有如下几点共性的原则需要遵循:
编辑
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一是,小微企业经营者从创办企业的第一天,就必须从思想深处对安全经营和安全生产引起高度重视,尤其那些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行业及小微企业,更要“警钟长鸣”。
二是,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小微企业安全经营和安全生产的各项制度,必须认真接受有关安全执法部门(公安、消防、卫生、防疫、建筑等)的监督。三是,在企业经营理念中必须融入“安全第一”的思想,以确保小微企业所有员工的人身安全和小微企业的财产安全。
四是,小微企业经营者在安全经营和安全生产方面必须给予必要的投入,按照有关部门的要求来购置并正确使用劳保用品、安全防火、防盗用具等,还要有专门人员检察监督,切不可流于形式。
(4)兼并行为。小微企业实现规模扩张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自我积累,另外一种是通过兼并其他小微企业。前者优点在于比较稳妥,但扩张速度较慢,即需要较长的时间过程;
编辑
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而后者优点在于扩张速度较快,即不需要较长的时间过程,但却孕含着较大的风险。这种风险,可能来自投资者对被兼并企业或新行业领域的不熟悉;来自本企业员工与被兼并企业员工的不和谐或不合拍;等等。
小微企业防范兼并行为风险的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利益方面的权衡。即小微企业经营者要将兼并前后的人均实现利润指标加以比较。如果兼并后大于兼并前,是可行的;否则不可行。切忌单纯使用总量指标进行比较的片面做法。
其次是研发及生产能力的比较。如果兼并后有助于提高小微企业的研发及生产能力,则可行;否则,不可行。再次是经济实力的比较。小微企业可用兼并前后的人均占有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额来比较。
编辑
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还有须要考虑的是,本企业与被兼并企业的哪些方面可能实现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哪些方面可能会产生互斥(相互制约),兼并之后可能会产生何种困难?这些困难能否解决,其付出的代价是什么?有多大?等等。
最后须要考虑的是,实施兼并后是否会给小微企业今后长远发展带来潜在的价值,如果只能获取暂时利益,不会带来长远价值,也不可取。
小微企业外部风险及其防范。在小微企业发展过程中,需要直面来自外部的风险。这些风险归纳起来,主要有: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制度及环境风险。
(1)技术风险。所谓技术风险,是指由于科技发展和进步而引起的小微企业产品贬值。这种风险通常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小微企业很难在事前预料。一旦产生这种风险,将会严重地危及小微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编辑
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面对技术风险,小微企业所需的防范措施主要有:①学习并熟知与本企业产品相关的技术知识及变化趋势;②对本企业产品的销售状况及前景,进行跟踪、评价和预测,根据市场反馈信息,不断地提升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③密切跟踪与本企业相关的技术前沿,加强技术创新,尤其要加强新产品的研发环节,力争做到:生产一代,销售一代,开发一代;再生产一代……;如此反复,循序渐进;以使本企业产品在“新、奇、特、优”等方面始终处于市场领先或垄断地位。
(2) 市场风险。市场是小微企业产品能否实现价值的最后“关卡”,同时也是小微企业产品设计,生产的出发点,立足点即最终归宿,其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市场并不完美无瑕,也隐含着诸多变数和风险。
诸如,市场价格降低,会使小微企业的产品销售收入锐减;同业竞争者的加入,会使小微企业产品的原有市场占有率降低;消费者的消费偏好转移或观念转变,将导致对小微企业产品的需求减少,进而使销售额及利润水平下降,等等。
编辑
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面对市场风险,小微企业应该釆取的防范措施主要有:①要努力培植并打造本企业的品牌,直至上升为具有垄断地位的名牌;②通过媒体广告等多种方式扩大本企业产品及企业形象的宣传;③通过员工们的优质服务,在小微企业与顾客之间建立一种“互信”关系,以使尽可能多的消费者自愿成为本企业的忠实“回头客”。
(3) 制度及环境风险。制度及环境风险主要包括:①政策和法规等制度的多变性给小微企业带来的损失。②公共服务环境的改变致使小微企业蒙受损失。例如,2004年入夏不久,浙江省某地级市由于电力供应紧张,小微企业不得不自行购置发电机组,以维持企业正常生产;同年8月中旬之后已有诸多小微企业被迫歇产。
③市场制度(秩序)的不佳,一旦假冒伪劣商品进入市场,就会使合法经营的小微企业蒙受较大损失。④国际性金融危机会对小微企业,尤其外向型小微企业,产生巨大的冲击。等等。
尽管制度及环境风险的产生原因不在小微企业,但小微企业也必须要有足够的风险意识并釆取相应的对策措施加以防范,主要包括:
编辑
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一是,小微企业经营者要密切关注国家(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及各级政府部门发布的针对小微企业发展方面的各种法律、法规及政策。法规及政策的权威性虽然低于法律,但它却有很强的针对性,同样须要贯彻执行。
一个成功的小微企业经营者必须善于并充分利用法规及政策的优惠条件,不失时机地促进小微企业发展。一旦政策有所变动(如融资政策等),经营者须要及时做出积极的反应。
二是,对于供水、供电、道路等公共基础设施环境,虽然小微企业没有能力改变,但却可以积极釆取建议(改善)、规避、歇业整顿等对策措施,使小微企业的损失尽量降低到最低限度。
三是,小微企业经营者要以积极的心态直面制度环境风险,及时向当地政府反应情况,力求由政府出面来妥善解决问题。例如,对于市场上出现的本企业仿制品(违法仿制、盗用商标等),小微企业就应主动向政府有关部门反应问题或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正当权益。
结语
反之,如果怨天尤人或任其下去,将会使小微企业自身利益受到重创,后果不堪设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