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知名助孕公司(孟州:抗疫一线普通人 平凡之中见担当)

第三方分享代码
admin 3年前 (2022-10-08) 四川试管婴儿 13 0

河南经济报记者 杨红波 通讯员 杨柠溪

凡人亦英雄!在战疫一线有一群普通人,在平凡中,点亮了我们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力量。他们的故事,令人热泪盈眶。在孟州市大定街道抗疫一线,就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平凡的身躯为抗疫筑起了一道安全屏障,定格了无数个感人瞬间,成为一个个凡人“英雄”。

党群合力齐战疫,无私服务暖人心

自3月18日本轮疫情以来,家住大定街道鼓楼老街的薛建政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担当,主动请缨,第一个到所在社区报到,当晚就坚守在楼院卡点执勤岗。夜晚的卡点,还是有一丝寒冷。从下午6点到深夜12点,他身着红马甲对每一个进入小区的人员,严格执行“亮三码”规定。22日当天,在得知第二天全市将开展全员核酸检测,社区需要服务人员后,他毫不含糊,立即报名当了志愿者。23日早上6点半,他身穿防护服,准时出现在鼓楼社区核酸采集点现场。为提高手机录入核酸登记信息的工作效率,最大程度利用防护服,期间他刻意减少喝水量;他还要在扫码的同时喊出录入姓名,确保人员信息和顺序逐一对应,不出差错,用嗓过度加上喝水少,嗓子很快就不堪重负。白天忍痛工作,夜间卡点执勤,这样的状态,他整整坚持了四轮全员核酸检测。

深夜手工制卡片,只为群众更方便

深夜的办公室里,大定街道的工作人员和社区干部正围坐在一起,将每一张印有四个采集码的A4纸耐心裁剪开。北街村的支部书记吕宏艳,就是这些工作人员中的其中一个。

在第一轮市全员核酸检测开始前,为宣传推广专属预约登记二维码,提升全员核酸检测时参检人信息确认的速度和效率,她亲自上门入户,针对没有智能手机的老人和小孩群体,通过其亲人、家属“添加家庭成员”的方式代办登记;之后又准备卡包、分装保存打印好的采集码、系好抽绳……准备工作一项又一项,看似容易,做起来却困难重重。

“手机型号不同的话,生成的二维码大小就不一样,这就不能统一拿裁刀裁剪了,要拿剪刀一个个剪。”吕宏艳搓了搓缠了好几个创可贴的手说,“费劲是费劲些,但是这些采集码卡片可以循环使用,方便了老人小孩,又能提高效率,累一些也值得。”时间紧、任务重,为在全市核酸检测的前一天,将采集码分发到每一个人手中,她不顾被裁刀磨破的手指,不顾被压缩到不足几个小时的睡眠时间,争分夺秒工作。

为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大定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和社区干部包片包组分工,熬至深夜,两天时间内打印采集码并制作成卡片44000余张,全部送达每一户群众。

幼童送上卡通画,暖心更显真挚情

“大白阿姨,这是送给你的。妈妈说了,你们最辛苦了。”3月28日早上10点左右,在大定街道鼓楼老街核酸检测点,一个刚刚做完核酸的四五岁的小男孩,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水彩画,努力踮着脚尖,双手递给为他采集核酸的河阳卫生院的薛艳红。画面里,略显稚气的线条勾勒着身穿防护服的工作人员,红色的“谢谢您”三个字格外亮眼。这个“疫”外惊喜,打动了薛艳红,也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

薛艳红说,核酸检测的医护人员从早上六点就要开始做准备工作,从7点正式开始后,撕开采集棒、抬手、伸向居民咽喉部、轻微擦拭、将采集棒的头部折断至试管内、拭子杆丢弃至医疗垃圾袋内、旋紧管盖、手消毒、采集完毕酒精喷洒消毒……这套动作要持续成千上万遍,需连续奋战六个多小时,僵硬的胳膊需要好久才能恢复过来。在孟州,像她这样服务于各个核酸检测点位的医护人员,还有很多。

“疫情之下,我无法认出口罩里的每一张脸,但是我记住了他们眼睛里的爱和希望,特别是小朋友眼睛里的光亮,更让我觉得自己的工作无比神圣。”一天紧张的工作结束之后,她手捧小朋友的画,眼眶湿润了。

在大定街道,在孟州市,正是无数个和他们一样的普通人,点亮了战疫的道路,守护了万家灯火,致敬每一位战斗在防疫路上的普通人!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