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开设多学科联合门诊 市一医产科实力守护孕产妇健康
产科,常被称为“生命的摇篮”。在这里,每天都有新生命诞生,带给人们希望和幸福。随着“全面两孩”政策实施,高龄孕产妇危急重症比例增加,对产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今年以来,市一医产科对门诊进行改造升级,新开设了多学科联合门诊,并计划成立胎儿医学专家工作站,为危急重症孕产妇提供更科学更规范的诊疗方案。该科还将工作重心下移,让基层孕妇在医共体分院也能享受到专家级服务。还有刚刚上线的“互联网+护理”服务,更是让孕产妇足不出户,在家就能享受到满意的护理服务。
联合聚力强强联手,成立多学科联合门诊
一张原木色的圆桌,四张舒适的单人沙发,一旁还有超声检查设备,这样简单而又温馨的诊室,就是市一医这个月刚单独开诊的产科多学科联合门诊。
从前,若产妇妊娠合并其他疾病,需要奔波于多个科室就诊,找不同专业的医生就孕妇及胎儿问题进行咨询。“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高龄孕产妇增多,危重孕产妇只增不减。
作为“全市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早在2017年,市一医产科便计划筹建多学科联合门诊,希望由多学科专家与产科专家联合坐诊,为孕妇提供全方位、个性化、高效便捷的诊疗。
经过前期的精心筹备,今年8月,市一医产科多学科联合门诊于每周三下午正式开诊。对于初次到市一医产科门诊就诊的孕妇,导医人员会先让其到初次门诊就诊,再由初诊医生为其进行妊娠风险评估分级,将中、高危孕产妇转诊到高危门诊,高危门诊对确有需要的疑难复杂病例再推荐到多学科联合门诊就诊。
孕妇预约多学科联合门诊后,产科医护人员会事先联系好参与会诊的专家(至少3人,职称为副主任医师及以上,都是各领域的权威)。孕妇只需挂一个多学科联合门诊号,就能享受多学科专家的集中会诊,最大限度地就相关问题给予咨询指导,为孕妇及胎儿在孕期、分娩期、新生儿期做出一个相对完整的诊疗计划。
市一医产科主任李丽菁说:“这就是市一医作为一家综合实力强劲的三乙综合医院的优势,我们不仅有优秀的产科专家,更有各个兄弟科室做强大后盾。妊娠合并内外科或其他专科疾病、双胎、胎儿超声结构异常或发育异常、存在遗传学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市一医产科多学科联合门诊得到解决。”
门诊中,咨询无痛分娩的孕妇不在少数。据悉,从今年4月开始,市一医产科在穴位镇痛分娩的基础上,又开展了硬膜外镇痛分娩,给予孕产妇更多选择。截至7月底,该科硬膜外镇痛分娩达40%左右。
专家“下沉”每周坐诊,实现一体化保健管理
还有一个好消息是,下个月,市一医产科将与杭州市妇产科医院合作,成立“围产保健和胎儿医学专家工作站”。
据了解,胎儿医学是产科演变形成的一个亚专科,也是多学科整合的新兴学科,包括生化筛查、临床遗传、超声影像、产科临床、新生儿科等。
从前,由于县级医院没有相应的胎儿医学准入制度,一些高危孕妇只能转到上级医院治疗。初诊,得跑一趟金华或杭州;预约检查后,再跑一趟;得到检查结果后,又得跑一趟;若有疑问,还得跑一趟。花费尚且不论,舟车劳顿着实让孕妇吃不消。
“胎儿医学关注的是所有可能影响胎儿的疾病,以及对这些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李丽菁介绍,胎儿医学专家工作站成立后,杭州市妇产科医院专家团队将每周到市一医产科坐诊,时间相对固定,主要针对高龄、产前筛查异常、宫内胎儿异常或需要遗传咨询、优生优育咨询的孕妇开展服务。
“网约护士”正式上线,提供优质护理上门服务
除了妊娠期的规范诊疗,新手妈妈产后需要面对的问题也不少。那些需要专业护理服务,又苦于坐月子不方便出门的产妇,常常犯了难。
近日,市一医在全市率先上线了“互联网+护理”服务,针对医院5公里路程内的特殊人群提供优质规范的护理服务(今后或将扩大覆盖范围)。
家住凤凰城的周女士是我市第一位享受“互联网+护理”服务的产妇。21日,周女士晨起发现乳房外侧有肿块,给宝宝喂奶之后肿块并没有消失,还有堵奶、乳头红肿等症状。想要到医院就诊,又考虑到自己正在坐月子,不方便出门,周女士犯了愁。得知市一医新推出了“互联网+护理”服务,周女士便尝试着通过APP预约了。
当日中午12时许,市一医产科护士长俞静、副护士长吕田英来到周女士家中。她们为周女士疏通乳腺管,同时为宝宝进行了脐部护理、测黄疸等护理工作。经过护理,周女士的症状得到了有效缓解,俞静还仔细地叮嘱周女士产后注意事项,并教授她正确的喂奶姿势和抱娃姿势等。
“临床中,暴力催乳的情况屡见不鲜,有的产妇乳房化脓严重,只能住院治疗。”俞静提醒,“对于有堵奶、乳头红肿等症状的产妇,一定要选择到正规医院的护理门诊就诊,也可请‘网约护士’上门服务。”
可别小看“网约护士”,她们都经过医院的严格筛选,都是中级职称以上、临床工作10年以上、经验丰富、知识面广、善于沟通、具有良好服务态度的专科护士或者高年资护士。
总院专家分院坐诊,减少基层孕妇舟车劳顿
高危孕产妇毕竟是少数,市一医产科面对的,绝大部分还是普通孕产妇。今年以来,市一医产科门诊从2楼搬到3楼,就诊环境大大改善的同时,还新增了早产、产后42天、妊娠期糖尿病、双胎、母乳喂养、臀位外倒转及孕前咨询等亚专科门诊,更好地满足各类孕妇的需求。
市一医产科主任李彩球介绍,自4月市一医正式成立医共体集团以来,医院已实行垂直排班制度,选派高级职称的科室主任或业务骨干,每周固定时间到分院坐诊,其中产科门诊惠及了诸多农村孕妇。产科专家充分发挥作用,满足了基层群众的就医需求。
从前,由于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方岩、舟山、西溪等偏远农村的孕妇比起在基层就诊,更愿意前往市一医等大医院就诊,但由于舟车劳顿,普通产检也成了负担。
如今,这些孕妇在家门口的卫生院就能享受市一医产科专家的亲诊。被认定为疑难杂症的,由分院转至总院检查;被认定为只有普通产检需求的,在卫生院就诊即可。孕妇在基层分院接受的检查与总院同质同量,这样一来,普通孕妇就不必“舍近求远”了。
“而且,总院专家与分院指派的医生共同坐诊,闲暇之余为基层医生加强理论学习,加强技术帮扶和业务指导,以此带动分院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逐步扭转城乡之间医疗资源不平衡的问题,让分院医生能独当一面,从而减少无序流动,让群众安心在基层就诊,使分级诊疗制度落到实处。”李彩球说。
编辑应桃蕊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