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医保局会同市卫生健康委、市人力社保局印发了《关于规范调整部分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的通知》。其中规定,将门诊治疗中常见的宫腔内人工授精术、胚胎移植术、精子优选处理等16项涉及人群广、诊疗必需、技术成熟、安全可靠的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甲类报销范围。
在现实中,有的夫妇有生育能力却没有生育意愿,有的夫妇有生育意愿却没有生育能力。对于前者,各地通过延长生育假、增设育儿假甚至给予补贴,以激活生育意愿。而没有生育能力(即不孕不育)的人群规模不小,有调查数据显示,我国不孕不育患者在2013年就已超过4000万,这个数字后来仍在快速增长。
目前,大部分不孕不育的夫妻都有生育意愿,我国辅助生殖技术不少且日益成熟,成为解决不孕不育的主要手段。然而,很多普通家庭未必能承受起辅助生殖技术治疗成本。以试管婴儿(即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为例,一代、二代、三代收费不同,但各种费用相加少则数万元,若反复失败则需要数十万元。
也就是说,辅助生殖技术高昂的收费,把相当一部分不孕不育夫妇挡在了门外。对此,近年来不断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将不孕不育诊治分期纳入医保报销。比如去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残联理事长高莉提交了关于“不孕不育症及辅助生殖技术”诊疗纳入国家医保,提高人口增长的建议。
国家医保局答复称,将部分促排卵药品纳入支付范围外,在诊疗项目方面,将指导各地立足“保基本”的定位,在科学测算,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逐步把医保能承担的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费用可控的治疗性辅助生殖技术按程序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北京率先将16项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报销具有示范意义。
这些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后,首先,将显著降低不孕不育患者的生育成本。因为医保报销后,个人自付部分相对较少,一般家庭完全可以承担。这将帮助不少不孕不育家庭实现生子梦。其次,有助于三孩政策落地,对于改善人口结构、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等,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特别是,此项惠民政策可挽救不少家庭。某省的人大代表曾做过一个调查:不孕不育夫妻,有57.7%在3年内感情会破裂,有39.6%在5年内会离婚。可见,不孕不育成为婚姻的主要“杀手”。此外,不孕不育还造成某些出轨、代孕等道德问题和违法问题。而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可减少相关行为的发生。
进而言之,当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报销,对于家庭、社会、城市、国家都有积极意义。于家庭而言,可避免不孕不育带来的婚姻破裂、家庭破裂,可提升家庭获得感、幸福感。对于社会来说,可减少离婚、出轨等带来的相关社会矛盾。同时,此项政策可以提升市民的归属感,让城市更有吸引力和凝聚力。
其他省份也要考虑,把辅助生殖技术项目及时纳入医保报销,至于多少项目适合进医保,报销比例如何确定,则应该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在全面三孩时代,当越来越多的家庭有两孩或三孩,人丁兴旺,对不孕不育家庭来说这种反差带来的失落感更明显。而把辅助生殖技术项目入医保,这种失落感有望变幸福感。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